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工控机 - 黄仁勋亲述创业故事在中国三大存储芯片公司的逆袭之路 工控机

黄仁勋亲述创业故事在中国三大存储芯片公司的逆袭之路

2025-04-24 工控机 0人已围观

简介在AI时代,英伟达不仅是芯片行业的标杆,更是全球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公司凭借其领先的算力技术和卓越的产品性能,在2024年11月成功突破3.6万亿美元市值,结束了苹果长达12年的全球市值第一地位,并被纳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 成立30年来,英伟达如何实现了从创业到成为商业帝国?故事始于1980年代,当时黄仁勋几乎错过了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当时,他选择留在太阳公司(Sun

在AI时代,英伟达不仅是芯片行业的标杆,更是全球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公司凭借其领先的算力技术和卓越的产品性能,在2024年11月成功突破3.6万亿美元市值,结束了苹果长达12年的全球市值第一地位,并被纳入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

成立30年来,英伟达如何实现了从创业到成为商业帝国?故事始于1980年代,当时黄仁勋几乎错过了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当时,他选择留在太阳公司(Sun Microsystems)继续他的职业生涯,而不是加入柯蒂斯.普里姆(Curtis Priem)和克里斯.马拉科夫斯基(Chris Malachowsky)的创业之路。

90年代,黄仁勋与普里姆、马拉科夫斯基合作开发图形处理器GPU,这项工作奠定了他们之间深厚信任关系。但当项目因为太阳公司架构变动而变得无关紧要时,他们决定离开。然而,黄仁勋拒绝了两人创业邀请,因为他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

1993年,一场个人电脑革命正在酝酿之中。黄仁勋和他的伙伴们意识到这一机遇,将目标锁定于个人电脑市场,并专注于游戏领域。这一决定基于对未来用户需求预测:随着价格降低和操作难度下降,个人电脑将普及,每个家庭都可能拥有一个计算机。而最受欢迎的应用之一,就是游戏,其中视觉呈现效果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强大的GPU支持。

尽管如此,当英伟达推出了首款产品NV1后,却遭遇惨淡反馈。25万颗芯片中的24.9万颗被退回,只有1%得到了市场认可。这近乎破产的情况让团队学习到了宝贵教训:虽然NV1具有先进功能,但缺乏可以运行这些功能的大量应用程序,同时市场只需要一款简单但高效的3D图形芯片。

为了挽救局面,黄仁勋向前老板LSI Logic创始人兼CEO威尔弗雷德·科里根求助,而后者通过红杉资本创始人唐·瓦伦丁为英伟达筹集资金。在瓦伦丁投资后的支援下,英伟达得以继续发展,最终走上了通往成功之路。

标签: 研华工控机选型工控机编程工控机4u工控机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