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PLC - 黄仁勋亲述创业故事两次都差点倒闭国内50强芯片公司排名2021你准备好了吗 PLC
黄仁勋亲述创业故事两次都差点倒闭国内50强芯片公司排名2021你准备好了吗
2025-04-24 【PLC】 0人已围观
简介《英伟达:从创业到万亿市值的传奇》 在AI时代,尽管AI技术日益先进,但真正引领市场热度的是英伟达。这个全球芯片行业的标杆,不仅让华尔街和全球股民紧盯其动态,更是对竞争者的压力巨大。对于算力竞赛而言,一颗A100芯片就像黄金一样令人垂涎。 2024年11月,英伟达市值突破3.6万亿美元,超越苹果,成为全球首次登顶。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宣布,将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中芯片业成分股由英特尔更换为英伟达
《英伟达:从创业到万亿市值的传奇》
在AI时代,尽管AI技术日益先进,但真正引领市场热度的是英伟达。这个全球芯片行业的标杆,不仅让华尔街和全球股民紧盯其动态,更是对竞争者的压力巨大。对于算力竞赛而言,一颗A100芯片就像黄金一样令人垂涎。
2024年11月,英伟达市值突破3.6万亿美元,超越苹果,成为全球首次登顶。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宣布,将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中芯片业成分股由英特尔更换为英伟达,这一决定无疑是对其影响力的认可。
成立30年的英伟达,是如何一步步打造成为一个价值数千亿美元的商业帝国?
婉拒创业机会,黄仁勋差点错过千亿身家
上世纪80年代,当全球范围内除了IBM以外很少有公司独立进行芯片设计时,就有三位工程师柯蒂斯.普里姆(Curtis Priem)、克里斯.马拉科夫斯基(Chris Malachowsky)和黄仁勋接到了任务,为太阳公司设计半定制化芯片。
90年代,他们被要求开发更有挑战性的产品,即图形处理器GPU。在这段时间,他们不仅完成了工作,而且建立起深厚的人际关系。
然而,在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情况下,当太阳公司计算机架构和图形架构发生变动时,这些项目失去了重要性。普里姆和马拉科夫斯基决定离开,而黄仁勋选择继续留下来。
几年后,当他们再次邀请他出山创业时,黄仁勋表示自己已经非常满意当前的职业生活,并且还没有清晰的方向去做什么。他最终同意出去聊聊,但最终并未加入他们。
1993年,他们将目标锁定在个人电脑市场。他们推断个人电脑价格会降低操作难度也会减小,使之实现普及化。而游戏体验依赖于视觉呈现效果,因此,他们决定专注于针对游戏玩家的3D图形芯片。这一决策背后,是基于“0亿美元市场”理论,即在尚未得到验证的市场中进行有计划的投资与布局,这是英伟达成功的关键因素。
首代产品超99%被退货,英伟达险些“夭折”
1995年,他们推出了第一款产品NV1,它集成了多种功能,但由于缺乏可以运行这些功能应用程序,以及市场需求只是一款简单但高效的3D图形芯片,因此收到了惨淡反馈,最终导致25万颗芯片中的24.9万颗都被退回。这几乎让公司破产。
失败教训了许多东西给团队,其中包括进入早期市场可能太早的问题,以及需要更多地理解消费者需求。不过,由于红杉资本创始人唐·瓦伦丁等人的支持,他们得以继续前行,并最终找到了正确道路。此后的故事就是如何凭借坚持、创新以及不断学习,最终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