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PLC - 黄仁勋亲述创业故事两次都差点倒闭芯片是硅材料的精妙工程 PLC
黄仁勋亲述创业故事两次都差点倒闭芯片是硅材料的精妙工程
2025-04-24 【PLC】 0人已围观
简介在AI时代,英伟达并非仅是AI的代名词,它更是芯片领域的领军者。公司市值突破3.6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最有价值企业,并取代苹果长达12年的第一位置。在这个过程中,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调整了其芯片业成分股,从英特尔转移到英伟达。 成立30年后,英伟达如何实现了万亿美元市值?故事源于80年代,当时全球很少有公司能独立进行芯片设计。黄仁勋作为太阳公司(Sun Microsystems)的工程师
在AI时代,英伟达并非仅是AI的代名词,它更是芯片领域的领军者。公司市值突破3.6万亿美元,成为全球最有价值企业,并取代苹果长达12年的第一位置。在这个过程中,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调整了其芯片业成分股,从英特尔转移到英伟达。
成立30年后,英伟达如何实现了万亿美元市值?故事源于80年代,当时全球很少有公司能独立进行芯片设计。黄仁勋作为太阳公司(Sun Microsystems)的工程师,与柯蒂斯.普里姆和克里斯.马拉科夫斯基合作,在半定制化芯片设计上展现出卓越能力。这段经历为黄仁勋打下了坚实的人脉基础。
90年代,大多数公司仍专注于CPU开发,而普里姆、马拉科夫斯基和黄仁勋被任务去开发图形处理器GPU。他们结合优势,最终完成这项工作,并建立起深厚信任关系。黄仁勋评价说:“我们合作得非常愉快,他们是我所认识的最优秀的工程师之一,我享受和他们一起工作。”
然而,由于太阳公司计算机架构和图形架构变动频繁,这些项目不再受到青睐。普里姆和马拉科夫斯基决定离开,而黄仁勋选择留下。他拒绝创业伙伴邀请,因为他感到目前生活满意,不愿冒险。此后,他与两位老朋友在丹尼餐厅聊天四小时,最终确定目标锁定个人电脑市场。
1993年,他们推断个人电脑将会普及,因此用户需求将包括游戏体验。这就需要强大的GPU来处理3D图形。而且游戏具有高依赖度以及长停留时间,使之成为赢家通吃的市场。当时个人电脑缺乏图形处理能力、多媒体处理能力,只有文本终端功能。但只要做出能玩游戏、承载3D图形的芯片,上述功能基本可行。
首次产品NV1虽然集成了多种功能,但因为没有运行应用程序以及市场只需一款简单3D图形芯片而失败,其“破发”让团队学到了很多教训。“这是一个技术上的巨大成就,但它却是一个糟糕的产品。” 黄仁勋回忆说,“没有人会买这样的瑞士军刀作为圣诞礼物。”
为了稳定运营,同时寻找投资者,三人向前老板威尔弗雷德·科里根求助,他引荐给红杉资本创始人唐·瓦伦丁。瓦伦丁投资理念独特,对专注大市场解决具体难题的事业感兴趣,现在看来英伟达完美契合这一理念。在瓦伦丁的一句话——如果亏损他的钱,他会杀死黄仁勋——之后,红杉资本与另一机构Sutter Hill Ventures各投入100万美元给英伟达,此时估值达到600万美元。
从此以后,我们看到的是华尔街对英伟达高度关注,以及它在算力竞赛中的地位。一颗A100芯片胜过金子,让所有参与者垂涎欲滴。而对于未来的发展趨势,每个行业都渴望找到像英伟达这样能够预见未来并取得成功的小众但重要领域领导者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