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无线通信 - 黄仁勋亲述创业故事半导体梦想中两次跌倒集成电路上的芯片之旅反复上演 无线通信
黄仁勋亲述创业故事半导体梦想中两次跌倒集成电路上的芯片之旅反复上演
2025-04-24 【无线通信】 0人已围观
简介AI时代,英伟达的崛起令全球关注 作为芯片行业的领军者,英伟达在AI算力竞赛中占据一席之地,其A100芯片如同黄金般令人垂涎。 2024年11月,英伟达市值突破3.6万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榜首。标普道琼斯指数更是将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芯片业成分股从Intel换到了NVIDIA。 30年的历程里,英伟达如何打造了一个价值上亿的商业帝国? 婉拒创业机会,黄仁勋险些错过千亿身家 80年代
AI时代,英伟达的崛起令全球关注
作为芯片行业的领军者,英伟达在AI算力竞赛中占据一席之地,其A100芯片如同黄金般令人垂涎。
2024年11月,英伟达市值突破3.6万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榜首。标普道琼斯指数更是将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的芯片业成分股从Intel换到了NVIDIA。
30年的历程里,英伟达如何打造了一个价值上亿的商业帝国?
婉拒创业机会,黄仁勋险些错过千亿身家
80年代,在国际半导体市场几乎无人独立设计芯片时,一群工程师决定改变这一局面。太阳公司(Sun Microsystems)的柯蒂斯.普里姆和克里斯.马拉科夫斯基被赋予任务,为公司设计半定制化芯片。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结识了LSI Logic派来的工程师黄仁勋,这是他们三人的初次合作。
90年代,当大多数公司仍专注于CPU开发时,这三位工程师被要求开发更加有挑战性的产品——图形处理器GPU。在未知领域探索的人们结合各自优势,最终完成了这项工作,也加深了彼此间的信任关系。
黄仁勋回忆说:“我们合作得非常愉快,他俩是我所认识的最优秀的工程师之一,我享受和他们一起工作。”
然而,由于太阳公司架构与图形架构不断变动,他们开发项目不再受到青睐。普里姆和马拉科夫斯基决定离开太阳公司开始创业,但邀请黄仁勋加入却遭到拒绝。当时黄仁勋认为自己在职业生涯中的位置很好,不愿意放弃。
但两位老伙伴并未放弃追求他。他同意出去聊天,并将地点选在他早年洗碗工、服务员经历的地方——丹尼餐厅。四小时漫长而充实的对话后,他们确定目标:个人电脑市场。
1993年,以《毁灭战士》为代表的一款游戏爆红,使得个人电脑图形处理能力成为关键因素。这让他们相信选择游戏市场是一个正确决策,因为用户依赖度高且停留时间长。而当时个人电脑缺乏有效图形处理能力,只需能玩游戏即可满足需求。
NV1失败教训
1995年发布NV1,该产品集成了多种功能,但由于缺乏应用支持及市场只需要单一3D图形芯片,它遭遇惨淡销量表现。一共24.9万颗芯片被退货至原厂,让团队濒临破产线。但这次失败也让他们学到了宝贵经验:
“这是个技术上的巨大成就,但它却是个糟糕产品。” 黄仁勋总结,“没有人会把瑞士军刀当圣诞礼物买。”
史蒂文斯则反思:“我们可能进入市场太早了。如果浪花迟迟不来,就无法抵达岸边,最终在海洋中冻死。”
为了维持企业运营,同时寻找事业投资者支持,他们向前老板威尔弗雷德·科里根求助。他随即联系资本巨头唐·瓦伦丁进行投资推荐,而瓦伦丁基于自己的投资理念,即专注于解决具体问题的大型市场企业,对英伟达产生浓厚兴趣。此举奠定了未来成功之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