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嵌入式系统 - 在中国芯片革命的浪潮中苹果自研芯片的最后一块版图终于铺就然而这份壮丽成就为何在资本市场上遭到了冷遇 嵌入式系统
在中国芯片革命的浪潮中苹果自研芯片的最后一块版图终于铺就然而这份壮丽成就为何在资本市场上遭到了冷遇
2025-05-20 【嵌入式系统】 0人已围观
简介苹果的自研芯片C1在全球市场上的推广,引发了资本市场对其价值的质疑。尽管苹果花费了6年时间从英特尔收购调制解调器业务到推出C1,但这并不代表着资本市场就认可这一技术成果。根据通信行业资深从业者赵阳所言,这样的产品风险很高,如果不能正常工作,将导致用户掉线和错过通知,尤其是售价超过1000美元的高端机型。 事实上,不将新部件放在自己的拳头产品上已经成为手机大厂的惯用策略。半导体行业投资人奕明指出
苹果的自研芯片C1在全球市场上的推广,引发了资本市场对其价值的质疑。尽管苹果花费了6年时间从英特尔收购调制解调器业务到推出C1,但这并不代表着资本市场就认可这一技术成果。根据通信行业资深从业者赵阳所言,这样的产品风险很高,如果不能正常工作,将导致用户掉线和错过通知,尤其是售价超过1000美元的高端机型。
事实上,不将新部件放在自己的拳头产品上已经成为手机大厂的惯用策略。半导体行业投资人奕明指出,这其中的风险可以参考三星Galaxy Note 7手机电池存在隐患引发召回事件。
外界对C1产品力生出质疑其实也不难理解,毕竟2019年苹果收购英特尔调制解调器业务至今已有6年时间,而通信基站工程师苏瑶认为苹果推出C1的时间还是晚了,应该在5G发展带来的窗口期22年左右推出。
对于自研芯片C1能否走向成熟,还需要跨越“五关”。第一关是封闭生态的束缚,高通能够获得不错投入产出比,并与各家手机厂商深度合作形成正向循环;第二关是毫米波技术缺失,是短板,但也是现阶段更为明智选择;第三关是软件技术不足影响信号传输性能上限;第四关是全球基站以及运营商适配需要耗巨大精力;最后一关是大规模验证。
关于自研芯片背后的原因,有外界猜测这是针对高通的一种举措。但实际上,苹果硬件技术高级副总裁Johny Srouji辟谣称:“公司目标不是与竞争对手芯片规格相匹配,而是在于根据苹果产品需求设计产品。”
事实上,在过去产业链构成中,每个芯片功能模块被清晰定义,每个厂商完成自己模块设计,这样的运行方式行之有效。但随着用户需求升级,每个模块独立设计所带来的限制也就越来越大。在这种趋势下,自研调制解调器体现未来移动终端中各模块更加深度整合趋势。
除了削减向高通支付费用之外,这或许还意味着MacBook将具备蜂窝网络连接功能。而对于电池续航和空间宝贵的可穿戴设备而言,也会带来很多有意思可能性。C1后续全线产品成功推行,将让苹果实现软硬件纯血系统打造。而关于AI叙事,本身基带芯片就是做信号翻译和编码,AI引入信息翻译和传递更加高效,对于大量拥有高度智能化设备资源的大型科技企业来说,将形成独特优势。